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

伍薰創作誌012:文化失根者的尋根道路

在完成了《海穹英雌傳》之後,而開始撰寫青年後期的代表作《3.5:強迫升級》之間的這幾年間,有件事情給了我很大的衝擊與自省,確切的年代有點記不起來了,但應該是介於2008年底到2010年之間,這個自省某些程度而言,或許正是『升級系列』的開端,以及日後我創立海穹文化的起點。
我還記得那是一個晚上,我望著鏡漟老師繪製的《海穹英雌傳 卷一》封面,一面細細品味、一面想重溫創作時那豪烈的情感,然而,當我望著封面上那幾個海穹盧,一種莫名的情愫,卻在此刻爬進了我的靈魂,進入我的內心 ――

朦朦朧朧地,我好像有點懂了什麼

海穹盧是海洋游獵民四海為家的居所,它位於海面下方十公尺左右,不易受到洋面上風浪的侵襲,更能夠在蛟龍與巨魷魚的牽引下到處遷徙,與洋流上任何異民族隨處逢緣。

然而,海穹盧就是這麼處於汪洋的水體中,它的底下只有用以平衡服力的錨石,再往下,則只有漆黑無垠的深海,沒有銜接深海平原,自然,也沒有連接中洋脊與海溝。

我突然發現,這頂海穹盧,不就是我自己的寫照嗎?從小到大,我所受到教養的環境,都展示著其它強勢文化優勢項目,所以我掌控了並善用中文、所以我看日本的動漫、玩日本的遊戲、所以我看好萊塢的電影,腦裡裝進了美國式的思想。

我成長於豐碩的物質環境,來自美、中、日三個文化圈的文化,從小到大不斷潛移默化著我,高速發展的物質環境讓我不需要認同這塊土地,也同樣能夠毫無憂慮地活著。

我是永康人,卻從小學就在台南市上學,下課後回家也就是關起來寫功課,直到大學為止,我中學生時代的六年是在上課、補習、以及回家睡覺這三節拍的步驟中度過的,周末時間一律用來打電動、玩模型、寫小說、養魚,以及參加營隊活動,而這些嗜好之中竟然很意外地 ―― 沒有一項與我生長的土地,與我的故鄉有直接的連結。

上了大學來到台北,一晃眼,就連曾經熟悉的台南市區也幾乎都模糊了起來。邁入青年後期的那個夜晚,我是那麼驚覺於自己的遲鈍與後知後覺。

「啊!原來我是個沒有文化根源的人!

原來關於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,其實滿滿的題材一直都存在,只是創作的人願不願意看見它們的存在。

我在心底默醒思,而急性子的我,一但有了覺悟,當下就做出了改變,而這個改變,也讓我的創作重心開始有了更多元的層次,更接近腳底下的土地。也因而從那個時候起,我隱約能將自己的創作分為三類:

如果恰巧作品的格調適合,讀者就能在故事裡,看見我們共同記憶裡的那些人、事、物(比例不一定很高)看見來自這塊土地的元素,如《蔚藍紀元另一方面,如果故事原本的調性沒那麼適合,也未必需要勉強,如《飄翎故事》還有一類,是當我看見了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事,對議題有所感觸,進而觸發成為了新故事的主軸,《臨界戰士COLONIA》《3.5:強迫升級》。

這三類故事我都會持續創作,海穹文化也會持續出版。畢竟,我認為在這塊土地上撰寫的故事,就是屬於台灣的創作。而身為創作者,能夠專心創作自己喜歡的故事,還是最重要的!挖掘這塊土地上的年輕創作者,讓他們更具有突破性的作品影響這個世界,是我最想做的事!

我曾是一個文化失根者,而今,我要做文化的扎根者。

這也是海穹文化的原點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